ag捕鱼如何对刷-5分钟get: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疗
你的位置:ag捕鱼如何对刷 > 新闻动态 > 5分钟get: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疗
5分钟get: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疗
发布日期:2025-07-05 21:21    点击次数:163

图片

一、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定义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又称Bernhardt-Both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股痛、股外侧皮神经炎,是指股外侧皮神经 (LFCN)在走行中受到周围异常组织卡压所产生的症候群。

图片

临床症状主要以股前外侧区皮肤麻木、疼痛为主,伴有灼热感等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严重者伴行走活动受限。

其症状和和体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及局部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相混淆。

二、相关解剖

股外侧皮神经来源于第2、3 腰神经前支后股。走行于腰大肌下方,然后环绕走行于髂肌前半部分之上直至髂前上棘。

随后在髂前上棘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外侧出骨盆,迅速分为两支:前支和后支。前支负责大腿外侧皮肤的感觉,后支负责股外侧和臀下皮肤。

图片

图片

该神经为纯感觉神经纤维,只有感觉型疼痛。

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区域(髂前上棘内侧2cm)易出现卡压。

图片

图示:ASIS = 髂前上棘,PT = 耻骨结节,90% 的股外侧皮神经距离髂前上棘(ASIS)2 cm 以内

三、病因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股外侧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受到机械性压迫或刺激,常见原因如下:

1.解剖结构异常

如神经穿过腹股沟韧带的位置异常、局部组织增厚(如髂前上棘附近的筋膜、韧带增生)。

2.外在压迫

长期佩戴过紧的腰带、皮带,或腹部肥胖、妊娠等导致局部压力增加。

图片

3.外伤或劳损

骨盆骨折、腰部扭伤、长期剧烈运动(如跑步)引起神经周围组织水肿或瘢痕形成。

4.其他因素

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间接影响神经)、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增加神经敏感性。

四、典型症状:从“蚂蚁爬”到“火烧感”

患者常主诉单侧(偶见双侧)症状:

感觉异常:大腿前外侧约裤缝线区域出现麻木、针刺感、蚁行感或烧灼痛。

动态加重:久站、行走、髋关节过伸(如上下楼梯)时加剧,屈髋休息可缓解。

触觉矛盾:轻触衣物即引发不适(痛觉过敏),但深压反而无痛。

无运动障碍:与腰椎疾病不同,患者肌力和膝反射正常。

图片

五、检查

1.查体

Tinel征:叩击髂前上棘内下2 cm处诱发放射痛。

图片

挤压试验:骨盆侧方挤压可加重症状。

感觉地图:用棉签划出麻木区域,典型呈“裤缝线样”分布。

2.影像学检查

肌骨超声:可动态观察神经肿胀、卡压点及周围组织粘连。

MRI/CT: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盆腔肿瘤等继发因素。

诊断性阻滞:局部注射麻醉剂后症状缓解即可确诊。

图片

图片

六、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卡压征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相似,都可能出现下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所以容易被误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原因,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肌力减退、腱反射异常等。

而股外侧皮神经卡压征主要表现为单纯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一般不伴有腰痛及下肢肌力、腱反射的改变。

图片

2.坐骨神经痛

其疼痛沿坐骨神经走行,从腰部、臀部放射至下肢后侧、外侧,可伴有麻木、无力,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症状。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的感觉异常局限于大腿外侧,无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痛,且坐骨神经痛多由坐骨神经受压或损伤引起,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区分。

图片

七、治疗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围绕缓解压迫、减轻症状和恢复神经功能,以下是关键治疗措施:

1. 保守治疗(首选)

去除诱因:避免紧身衣物、减少久坐/骑车等压迫神经的活动。

药物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减轻炎症和疼痛。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促进神经修复。

物理治疗:热敷、超声波或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 局部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在腹股沟韧带处神经卡压点注射,快速消炎镇痛。

3. 手术治疗(保守无效时)

神经松解术:解除韧带或纤维束带对神经的压迫。

神经减压术:扩大神经穿行的解剖通道。

4. 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肥胖者)、避免长时间屈髋姿势,加强核心肌群锻炼以减少神经张力。

注: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顽固病例需手术干预。

八、预防

姿势管理:避免跷二郎腿、侧卧压迫患侧。

运动防护:运动前充分激活髂腰肌,避免突然的髋关节过伸。

衣物选择:裤腰位置应在髂嵴上方,避免皮带卡在髂前上棘。

高危人群筛查: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者建议定期神经功能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